Podcast EP3
EP3 你觉得你是自律的人吗?你有听过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吗?
今天我想要跟大家来讨论自律
你觉得什么是自律呢?
有没有想过要成为一个自律的人呢?
以前我会很想要成为一个很自律的人,可是又觉得自律离我非常遥远,
因为自律就好像一定是要逼自非常早起床,运动,吃很健康的食物或是在事业上要有一番成就或是完成一项常人无法完成的事这样才可以真的成为大家所说的很自律的人。
但我是那种虽然上班会准时,也会努力把分内的事情做好,可是生活还是很随性的人。很讲求work life balance所以觉得自己不自律。好像缺少了什么但就是说不上来。
不过现在我对自律有了新的见解。
这里我想要给大家举个例子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到之前在台湾有一位youtuber叫NanaQ的她发了一个关于她自律生活的影片,影片内容是她每天早上5:30起床之后就会冥想,运动,阅读,自己准备午餐,同时还是极简生活主义者洗澡只用一块肥皂不用保养品和化妆品。
结果她这支影片引起了很大的关注,很多人开始模仿她拍自己自律的一天,不过都是跟NanaQ唱反调的自律,比如我每天都很自律的一定要睡到自然醒,睡醒之后就会叫外卖,吃饭还一定要配剧,然后每天都必须要用各种各样的保养品和化妆品等等的。
以上面这两个例子来说,如果他们的人生规划就是要这样,大家都继续秉持自己的信念每天坚持做一样的事情。
这样在我看来其实他们都很自律啊!
所以其实自律只是一个局外人给当事人在努力最求自己目标的那个过程的一个形容,
那现在重点就在于你有没有设定好目标然后日复一日的坚持。
现在我们可以回到一开始的问题,你觉得什么是自律呢?
我在网路上找到两句答案,他写道:
【自律,就是规范自己,调整自己,提升自己,依靠自己。
自律,就是无需安排,无需约束,无需提点,自我完善。】
说到这里我再看一看我现在所做的事,其实我好像也不知不觉的走在了这个往目标前进而自律道路上了。 (你现在想要骂我厚脸皮我也不介意的哈哈哈哈)
现在回想一下除了因为我喜欢改变,会给自己设定目标以外,我还很幸运地身边一直都有很愿意帮助或是提点我的贵人们。在几年前就有一位朋友介绍我一本书,叫我一定要去认识这一位日本的整理专家和作家也因为这本书让我开始觉得自己跟自律更靠近了这位日本的整理专家和作家就是近藤麻理惠。
现在先介绍一下近藤麻理惠的小故事,她在大學2年級開始,就以「整理諮詢顧問」為職業,為人介紹如何進行居家雜物收納整理。大學畢業後,進入瑞可利商務諮詢(Recruit agent)工作,2009年辭職,成為獨立顧問。
2010年出版《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書中倡導「只留下心動的東西,其他都丟掉」的居家物品整理術,在日本售出百萬本以上,近藤之後登上數檔日本電視節目介紹自己的整理術,成為知名人物。其著作譯成多國語言,光在美國就售出150萬本,因而在全世界為人所知。
2014年春季結婚,同年開始移居美國洛杉磯,以美國為中心,向全世界開展專業整理諮詢的事業。2015年底,入選《時代》雜誌的「年度全球百位最具影響力人物」。
2019年1月1日,Netflix播出由近藤出演、與近藤著作同名的真人實境秀《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3](Tidying Up with Marie Kondo)。在這個節目中,近藤拜訪數個美國家庭,以自研的「怦然心動整理法」(英文以近藤姓名通稱為「KonMari method」)幫忙清理整頓他們的居家環境。
在还没读过她的书之前,我整理东西的方法都是跟我妈学习的,就是在新年要大扫除的时候把柜子的东西全部搬出来擦干净再放回去。所以其实只是把东西都重新摆整齐,这个柜子收拾好了再打开另一个柜子收拾。而在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这本书里面就有说到说这种方法其实并没有真正的达到整理应该有的效果,因为东西数量没有减少的话空间并不会变得更加的漂亮整齐,很快的就会打回原形。
近藤麻理惠最想要带给大家的就是‘一旦收拾整齐,就绝对不会打回原形的方法’,她独创的整理方法是,应该先把所有同样种类的东西聚集再一件件拿起来感受这件物品给你的感觉是否有心动的感觉,有的话就可以把它留下没有的话就要跟他说谢谢你的服务,要带着感激,感恩的心把它们送走,丢掉。
所以我们必须完成这个‘丢弃’的动作而不是一味的收纳,但也不是胡乱丢弃,而是留下让自己心动的物品。接着你必须给留下来的物品定位,每次用完都必须物归原位。
而她通常都会建议大家都先从服饰开始整理,所以你可以先把家里所有的衣服,不管是裙子,裤子,袜子,首饰或是鞋子全部都聚集在一起。接着一件件衣服拿起来感受一下这件衣服是否可以给你带来心动的感觉?
可能大家一开始都无法判断这些衣服是否让你心动,所以你可以从靠近心脏的位子单品来做选择,比如从内衣开始。
这么做是因为心动与否的判断基准不在头脑,而是用心去感觉。而且上半身的贴身衣物通常都比比较少,所以比较容易去做比较和感受。除了这样你也可以换个方式思考一下,你是否还想要这件衣服或是物品出现在或是留在你未来的日子里?
整理好衣物之后可以接着到文件,书本,一些家庭用品或是厨房用具。最后才到纪念品,照片等等的,因为这些物品通常带着太多个人情感,所以会花比较多时间。
就这样,大概在5,6年前我就趁着新年的时候开始整理,这个整理不是一天就可以结束的。
因为数量庞大,再加上需要花时间去感受和判断,我花了将近1个星期的时间去整理。虽然整个过程真的是很累,但是整理结束的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我因为知道自己目前有什么类型的衣服,日常用品还剩下多少。不用浪费时间找袜子还是电池以外。每天的看到自己的房间也很干净整齐,心情就特别好,思绪也会变得比较清晰。
从这里开始有点感觉像是蝴蝶效应一样,会觉得对自己的生活有掌控权,慢慢的也会对自己的生活越来越有要求。这个要求是想要让自己变得更好的要求比如我的弱点是专注能力不够好,很容易就会被一些外来的事情给带偏了。而忘记自己本来要做的是什么。
所以我就会开始安排自己的时间,大从整个月的时间表小到一天的时间表,虽然很多时候还是会因为一些突如其来的事情给打乱了自己设定的的时间表,或者是偶尔会忘了把该放进时间表的事情放进去。不过要完成的事情90%还是会在当天完成。
我的另一个变更好更好的要求是想办法给自己设定目标,目标设定真的是一个大难题,虽然很难可是还是要订下来
因为没有目标的话会很难前进。
像我因为辞职了之后就是个自由工作者,在没有公司或是领导的带领下我必须去找到自己的目标和做不同阶段的设定。但是我在一开始的时候会处于一种‘当局者迷’的状态,虽然会知道自己想要或是喜欢什么,可是不知道应该怎么去设定好适合自己的目标。
所以我开始找方法,通过跟有经验的人还有跟我一起努力的伙伴们讨论我遇到的情况。他们都会给我很好的建议。从而我开始吸收整理设定好目标之后就付诸实践。而我的自律就是在这个开始付诸实践的过程的时候开始显现出来的。
比如以前我大部分我做重量训练时间只是在维持现有的体能和状态,可是现在我有固定的训练课表和想要一次次突破自己极限的目标。也包括了你现在在听的podcast,或是这篇文章。也是我开始做实践的一部分。
所以从这里开始我看到了有时候我们不是天生的不自律,有可能只是还没有找到我们的目标,所以没有方向可以去前进去自律。
也因为这样,现在我对自律的定义不会再是那么表面的了,比如看到一个身材肥胖的人我不会再想说他一定就是不自律,导致他肥胖。可能他根本没有把减重当成目标,他可能是一个很成功的生意人或是一位把家里打点得很好的很成功的家庭主妇。只是大家的目标和方向不同罢了,所以每一个人都可以是那个所谓自律的人。
当然除了说一套做一套的那种。
到这里你可能会想,只是做个整理,大扫除罢了。我怎么可以长篇大论说什么自律?
又怎么可能会对人生有什么影响?
这里我再跟大家分享一个例子,最近很红的一本书【原子习惯】的作者也是从坚持每天都过着干净整齐的生活而开始一天天找回自己的。
所以不要小看这些小小的改变,可能你目前需要的正是一次彻底的大扫除。
好啦,我完全强烈的推荐大家去看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这系列的书,她分成了1,2两本。我看到了她还有另一本叫‘你值得每一天怦然心动的生活’。都很值得看!她在Netflix上播出的 Tidying Up with Marie Kondo也很棒,但是整理的方法没有书本来的更加仔细。
所以还是建议大家看书哦!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
希望今天的分享可以给你带来小小的启发,最后非常感谢你们的用心阅读,真的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和动力,
感谢您搭乘EM生活列车,我们下一趟旅程再见。
如果你想要听到这集的Podcast可以点这里~
想要开始变得更健康却不知道可以怎么开始?
想要开始运动或是做肌力训练却不知道怎么开始?
赶快到这里填写表格获取免费的1对1咨询服务吧!